ag九游

你的位置:ag九游 > 新闻动态 >

有人抱怨上甘岭不宣传12军,李德生:胡说,秦基伟同志早说过了_事情_问题_媒体

1992年3月,已经退居二线的李德生同志因病住院了。许多原12军的老战友纷纷前来探望他。在交流过程中,几位同志提起了往昔的往事,他们不禁对一些媒体对上甘岭战役的报道表示不满。特别是他们提到,现在的许多刊物,专门宣传15军的功绩,却忽视了12军的贡献,这让他们觉得很不公正。

这些同志感慨,毕竟12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同样有着卓越的表现,近5000名战友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如果总是只宣传15军,却不提及12军,岂不是显得太过片面了?他们纷纷建议李德生出面解决这个问题,毕竟他曾是12军副军长、12军前线指挥部的负责人。

然而,听完这些抱怨后,李德生顿时有些不悦,他稍显激动地说道:“大家不要再去计较这些小事了,很多媒体对事情了解不深入,才会做出这样的报道。”他接着说,早在过去的很多年里,他就与秦基伟同志就上甘岭战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讨论。上甘岭战役,12军与15军是共同奋战的,而秦基伟同志也明确指出,12军的参与是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关键保障。

展开剩余77%

李德生话音一落,原本还在激动讨论的同志们顿时沉默了下来,大家纷纷低下了头,似乎意识到了自己过于焦虑。他继续说道:“我们这些人,都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,今天活得好好的,不是很好吗?我们还去纠结那些早已过去的事情,去争那些有意义吗?”

他又接着问道:“如果大家认为仅仅宣传15军不公平,那么现在社会上有各种版本的解释,你们觉得如何?有的说上甘岭战斗分为两段,前段是15军打的,后段是12军打的。你们作为当事人,你们怎么看?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注视着大家。

李德生摇头说道:“显然这是错误的,秦基伟同志始终是志愿军上甘岭战役的总指挥,15军始终参与其中,而我只是12军前线指挥部的负责人。有人后来说我是上甘岭的总指挥,你们难道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吗?是不是越传越不准确了?”

他要求在场的同志们要放下个人的功名利禄,站得更高、看得更远,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。李德生强调,不能只看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就一味赞扬,而对不利的部分避而不谈,这与我党我军一贯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。

李德生的讲话使得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,深感羞愧。他又补充道,抗美援朝结束后不久,秦基伟同志曾赴东北讲报告,他在报告中多次提到,虽然他是总指挥,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12军和15军共同协作的结果,这一点难道不明显吗?

李德生进一步指出,中央主流媒体对上甘岭的报道一直都很客观、公正,大家应当顺应主流舆论,切勿被一些偏颇的报道误导。他提醒大家,过于关注那些失实的报道,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。

他还特别提到了12军几位师级指挥员,批评他们在军事学院学习时,因为没有邀请他们自己,而邀请了15军的同志来作报告,他们心生怨言,心中积怨,表现出与革命者应有的基本素质不符。

自这次交谈之后,12军的同志再也没有提起关于上甘岭战役宣传不公的事。而李德生那种不争功、不谋名、大公无私的精神,也在这次谈话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。

实际上,这正是李德生同志高尚品格的体现。十四大召开前夕,中央顾问委员会连续召开了两次会议,秘书们回忆称,李德生回来后心情似乎有些低落。当大家询问时,李德生才说出了其中的缘由:

中顾委会议上提出,由于已履行了两届的职权,过渡任务已完成,党内已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干部,许多问题都已处理得当,因此决定在十四大之后不再设立中顾委。

然而,一些年长的同志们仍然不愿放下,认为自己还有能力继续履职,便反对撤销中顾委。李德生对此感到不可理解,他说:“我支持撤销中顾委,完全是因为我们许多同志的年纪已大,精力不足,工作有些力不从心,不能再很好地履行职责。如果工作已无法顺利开展,就应毫不犹豫地退下来。”

李德生继续解释道:“中央一开始设立中顾委就是为了过渡,完成新老交替,使命完成后自然就应该撤销。现在的条件已经成熟,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点。老同志应该为年轻人让位,这是一种革命者应有的风范。”

在李德生和其他一些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下,最终中央决定不再设立中顾委,而李德生也正式进入了离休生活。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,与其他老同志一样,始终关心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,并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,成为老同志中的典范。

发布于:天津市